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俺去啦最新官网-人体内射精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行業新聞

鋰電產業區域競爭新格局:中西部地區入場 競逐“鋰”想賽道

2024-05-22 20:27:04
瀏覽次數:
返回列表

  2023年尾,在江西省贛州市鋰電新能源產業創新發展大會暨產業轉移對接活動上,工信部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鋰電新能源產業從沿海地區向內陸地區轉移的趨勢非常明顯。

  中國城市報記者梳理發現,在國家產業轉移的大背景下,江西、四川等中西部地區,依靠優秀的資源稟賦、良好的營商環境在鋰電產業鏈爭得一席之地,正成為新能源時代的動力電池“大后方”。

  歲末年初,中國城市報記者驅車行駛在贛州市下屬的龍南經開區的主路上,看到道路兩旁布局著不少鋰電新能源相關企業。

  “這些企業大多是從粵港澳大灣區轉移而來。”贛州市產業技術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近年來,無論是贛州市還是龍南市,立足鋰礦資源優勢,搶抓綠色發展機遇,深化科技創新賦能,承接產業有序轉移,建設鋰電新能源千億級產業集群取得積極進展。

  就在贛州市召開以鋰電新能源為主題的大會的前一個月,四川省鋰電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推進大會也如期舉辦。

  近年來,四川省也把打造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集群,作為承接制造業有序轉移的一個主攻方向;已形成眉山、宜賓、遂寧、成都、雅安等市為主要承載區,甘孜、阿壩等資源地支撐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再把目光放回中部地區。《湖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要形成兩個千億元級特色產業。據湖北當地媒體報道,截至目前,湖北已形成以本土楚能新能源、駱駝股份、格林美等為基礎,以外來寧德時代、億緯鋰能、中創新航等為代表的鋰電池產業集群。

  在由賽迪顧問發布的一份我國鋰電產業發展指數報告中顯示,2019年以來,鋰電產業投資的重點區域由東南沿海逐漸向中西部省份轉移;到了2022年,湖北鋰電項目投資額居全國第一位,投資額共計達2717.7億元,占全國鋰電項目投資總額的15.1%;四川居第二位,占11.3%。

  根據報告的研究結果,從區域競爭格局看,中國鋰電產業已初步形成以華東地區為核心,華中與華南地區加快發展,西南與西北地區快速擴張,華北與東北重點地區強化優勢的態勢。

  研究還發現,西南與西北地區擁有中國主要的鋰礦資源,也是中國碳酸鋰、正極材料次主產區,在源頭鋰鹽開發、上游材料制造等方面有明顯優勢。而華北與東北地區擁有中國主要的石墨資源,同時也是中國負極材料主產區,在上游材料制造有明顯優勢。

  2021年,工信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制造業有序轉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推進產業國內梯度轉移。

  《意見》要求,引導勞動密集型產業重點向中西部勞動力豐富、區位交通便利地區轉移。NG體育促進技術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等創新要素豐富、產業基礎雄厚地區轉移。

  也就是從那時起,鋰電產業從沿海地區向內陸地區蔓延的號角正式吹響。而后,像江西、湖北等地,憑借區位優勢“近水樓臺先得月”。

  江西佳納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機器作業聲隆隆。這家企業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高鎳單晶三元前驅體供應商,以及國內最大的高鎳單晶三元前驅體出口企業,同時也是首個在龍南市投資超過百億元的企業。

  “我們于2021年來到這里。當時企業需要擴充產能,考慮到龍南離廣東較近,加之當地給了很多政策扶持,所以我們就選擇落腳到了這里。”江西佳納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

  對于鋰電企業來說,中西部的成本優勢和近年來日益提升的營商環境,也是吸引其落腳的重要原因。

  天宜鋰業董事長裴振華表示,四川較低的電價是個重要的“福利”。“我們是從江浙那一帶過來投產的,在四川列了幾個城市作為選項,宜賓的水電價格優勢及政府的服務意識立即吸引住了我們。”他說。

  此外,更為重要的是,一些城市憑借著“家里有礦”,打出了一張招商引資的王牌。據報道,在江西宜春,圍繞鋰云母進行采、選、冶的企業在2022年初就接近50家,以南氏鋰電為代表的利用鋰云母制備碳酸鋰的企業,2020年產量達4.6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24.6%。

  根據工信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9—10月,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延續增長態勢。根據鋰電池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9-10月全國鋰電池總產量超過185GWh,同比增長17%。電池環節,9-10月儲能型鋰電池產量超過38GWh,新能源汽車用動力型鋰電池裝車量約76GWh。出口貿易持續增長,9-10月全國鋰電池出口總額達到824.6億元,同比增長21%;一階材料環節,9-10月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產量分別達到43萬噸、30萬噸、27億平方米、20萬噸,增幅均在25%以上;二階材料環節,9-10月碳酸鋰、氫氧化鋰產量分別約8.1萬噸、4.6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電池級氫氧化鋰(微粉級)均價分別為17.8萬元/噸和17.5萬元/噸。

  據匯總信息,2023年1-10月全國鋰電池總產量超過765GWh,同比增長31%。

  鋰電市場熱度不下,城市之間的產業競爭也日趨白熱化。為了搶占新一輪的產業高地,不少城市給自己“冠名”為鋰電之都,甚至提出“中國鋰都”“亞洲鋰都”乃至“世界鋰都”的構想。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消費品工業研究所所長李博洋提到,各地還陸續出臺了關于促進鋰電儲能產業發展的政策及規劃。2023年1到10月,各地出臺相關政策超過400項,涉及電價與市場交易、儲能補貼、新能源配儲等多方面。

  雄心勃勃、誠意滿滿之下,是各地對鋰電產業的熱望,以及借鋰電賽道實現產業轉型的渴盼。

  但需要留意的是,據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發布的數據顯示,近期鋰電池行業產品價格持續下行,電芯、電池級鋰鹽均價分別較2023年初下降50%和60%。

  “這與產品供給過剩有一定關系。”高工產業研究院院長高小兵分析,供給過剩將加快企業出清淘汰,而頭部鋰電企業將憑借成本、技術等優勢,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比;從長期來看,動力電池的發展前景廣闊,技術創新所帶來的降本增效將成為企業技術開發的主旋律。

  有業內人士分析,未來幾年鋰電產業將持續有較大規模的產能擴張,產能過剩已成定局,尤其是低端產能出現更為嚴重的過剩,二三線電池企業將面臨較大的風險,或將面臨生存危機。

  產業強則經濟強,經濟強則城市強。鋰電池產業變化,直接影響著不少“押寶”該產業的城市的走向。

  記者注意到,當鋰電產業鏈逐步擴充,并形成一定基礎后,一些“鋰都”競爭者們已把目光投向新能源整車廠。

  對于產業震蕩和區域競爭,贛州市委常委、副市長何琦的看法是:“在‘紅海’里拼出來的‘藍海’才是真的‘藍海’。不要怕產能過剩,市場上是永遠有機會的。”

搜索